本土化和全球化,我觉得没有全球就无所谓本土,本土是相对于全球。我理解本土是外来力量进入异地的操作侧,比如经理人的本土化都是因为外面的品牌到中国来才需要本土化,作为中国的设计师过多去强调本土化可能是一个误区。实际上是外来的设计力量进入中国强调的策略,我们讨论的时候是立足中国的本土文化比照国际的文化,在设计中传承创新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出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就足够了,这是我对全球化的理解。
在全球化的时候要提到设计的价值观,英国人写过一个报告叫“为国际化道路而设计”,我觉得是对得,作为一个设计师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要有全球化的设计观。全世界的设计价值观可能把它规定为三种,一个是设计观的输出者,实际他的设计原则是不变的,在全球各地都坚持他的风格。有一些企业我记不太清楚了,我的设计是为全体人的一种设计,是为所有人的设计,所以是所有人共同需要和认可的东西,所以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风格,就像克莱斯勒、沃尔沃、雪铁龙、苹果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改变的。还有种是收集者,它是因时、因地、因需要而不断的变化,它强调的是“变”,以三星和索尼为代表的设计文化,它以改变产品的方式适应国际市场,其实我对所谓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我个人理解,在中国你能够做到很好,一些产品可能也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因为现在已经WTO,世界贸易已经把海关的壁垒打破了。
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创造一种前瞻性考虑一种文化,前瞻性文化和国际视野相结合去创新一种设计文化,我觉得这种是比较多,有一些例子是宝马、大众、福特一些公司。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我觉得应该考虑到这些设计观,我们还是要坚持全球化的设计观,因为我们现在设计的产品,特别是现在中国的设计更多的介入了国际的设计主流,我们也有很多设计师获得了各种红点、IF的奖项,如果你没有全球化的世界观恐怕是很难做这种文化交流的。
设计师国际视野比较重要,在这里我们应该有这种观点,社会的发展有一个特点,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这两者交融了,所以设计师,特别是中国的设计师要跳出本土的圈子到国际上多看一看,跳出区域,就是国家的圈子去全球各地搜集一些设计的素材或设计一些设计灵感。从传统的思维到当代的思维,一个很重要的是我们从跟随的设计到前瞻性的研究、创新一种设计。很多在国内的设计上有这种形式借用的说法,就好像从国外学来一些设计手法或流派,我觉得形式借用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创新的基点进行思考,如果借用太多就弱化自我文化的生命力,自信越来越弱,造成外来文化的强势扩张,这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一种后果。
这是我自己考虑,一个关于设计与科技文化生活关联的结构(见图),实际上我们是以设计为中心,系统化结合的创新,通过高新技术对它的支撑,我们多元化的创新方式,从物化和使用价值的角度,采取团队化作业、交叉思维的方式去形成和打造时尚文化或改变和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时尚文化和情感、物质、品牌联系更多,它通过流行、全球化、市场的运作去影响,反过来他对高新技术有了需求,他们是一种双向需求的关系。从高新技术到影响生活方式这方面,主要就是人文、环境的持续发展,我后面要讲到,它是设计追求的三个境界,使用、审美和伦理。
关联这部分我就快点讲,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需求、推动的动态结构,它呈现出一种多态性,它是一种不定的状态,它会随时改变,最关键的关联是他们强调无论是科技、文化、生活态度,它都有原始性的创新,他们是联动的,通过设计把他们集成在一起。他们需求是统一的,刚才我说了,基于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很明显,而且文化是多样化的,时尚无国界。强势文化生活方式的国际化趋势非常明显,对于外来所有强势文化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完全持排斥态度。我觉得这是以后越来越明显,在过去的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在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会变成人文文化、科学技术、设计,其实这也是上下游链的关系,通过设计把科学和艺术、文化结合起来。
其实设计、科技文化、生活的基础是统一的,都是基于人类的创造力,基于人类的需求层次,包括设计也有一个层次,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其实在设计方面也有这么几个层次。目标的统一的,他们的目标都是要追求、提高人类的生命价值。我这里摘了一个片子,这是上个月克拉尼来中国给我的两张照片,这是他的两个新车(见图),我为什么要放在这儿,我觉得是设计和技术的完美的结合。这个车不是样子,不是雕塑,是哪个红色的车时速公里,已经在盐湖城参加比赛了。大车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先驱,尾巴里要放直升飞机,我在前年去克拉尼工作室的时候还是一个框架,今年他已经开到外面来了。